敲响警钟:外贸回暖背后,大分化出现了

敲响警钟:外贸回暖背后,大分化出现了

近期,海关公布的上半年外贸数据显示,各地表现喜忧参半。深圳以惊人的31.7%增速,超越上海,跃居外贸城市增长首位,其曾经是小渔村的历史背景更添此成就的传奇色彩。中部地区表现各异,安徽稳定增长,山西脱颖而出成为黑马,而江西、湖南、河南则在进出口增速上垫底。边远省份广西和西藏却展现出非凡活力,广西外贸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2,西藏外贸增速连续六个月领跑全国。敲响警钟:外贸回暖背后,大分化出现了。

总体而言,2023年上半年,外贸领域异常繁忙,创下历史新高,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过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出口表现优于进口,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特别是6月份,出口数据超出预期,达到自2023年4月以来的峰值,贸易顺差也刷新记录。

敲响警钟:外贸回暖背后,大分化出现了

对比去年同期的低迷,今年外贸为何能集体爆发?又为何一些传统外贸强省(市)出现下滑?背后实则是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及中间品贸易的兴起。通道国家,如东盟成员国、印度和墨西哥,正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中间品贸易的增长成为推动出口回暖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制造业的复苏亦是不容忽视的正面信号,预示着外贸人将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

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其重要性不仅在于直接贸易额,更在于通过中间品贸易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例如,越南虽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服装供应国,但其产品中的纺织原料和半成品多源自中国,体现了中间品贸易的复杂性和影响力。中国对东盟的中间品出口占总出口近半,显示了该领域的巨大潜力。

美国新一轮补库周期的启动,是当前出口回暖的重要推手,历史上美国补库周期往往伴随着从中国进口的增加。深圳凭借电子、机械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强劲出口,夺得了外贸增长冠军的桂冠,这与全球制造业回暖的趋势相契合。欧美、日本、韩国的制造业均有复苏迹象,预示着全球正步入一个制造业扩张的新周期。

然而,这一轮扩张周期中暗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风险,对安全的重视可能加剧贸易摩擦。因此,外贸人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有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的考验。在全球制造业链条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中国,如何在新环境中寻找平衡,把握机遇,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