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涨价!从10元涨至400元!2024年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公布,交还是不交? 个人负担与医保收支平衡挑战

自九月起,各地将进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集中缴费阶段。据最新通知,到2025年,居民医保个人最低缴费额将上调至400元,加上政府补贴后,城乡居民医保的整体筹资标准将达到1070元。

此通知由国家医保局、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于26日,旨在公布2024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安排。通知指出,相较于去年,2024年政府对居民医保的补助力度保持不变,而个人缴费的增幅则有所降低,分别增加了30元和20元,确保每人每年的财政补助不低于670元,个人缴费不低于400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个人缴费增长首次慢于财政补助增长。

这一决策过程深入考虑了医疗成本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民众收入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力求在保持财政补助稳定的同时,减轻个人缴费负担,回应广大参保者的诉求。

针对居民医保缴费标准连年上调的问题,社会各界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保群众及基层干部均表达了关切,认为个人缴费增长过快,加重了居民负担,且影响了基层的动员缴费工作。官方解释称,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及医疗消费水平提升,适度调高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是维持并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制度正常运作的必要措施。

居民医保费用持续上涨主要是由于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和医保待遇提升迅速。这两大因素导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逐年增大,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基金当期入不敷出的现象。若暂停或减缓增长,将进一步扩大基金的赤字。

据统计,2023年居民医保基金虽略有盈余,但整体呈现“紧平衡”态势,累计结余量并不宽裕。医疗费用的年增长率远高于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成为基金平衡的主要挑战。医疗费用增长受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健康需求提升等合理因素驱动,但也存在过度诊疗等不合理因素。

今年上半年,居民医保基金的收支差距进一步缩小,预计下半年可能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收支紧张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资金使用和患者诊疗服务。

面对这一局面,医保部门在制定筹资标准时,需综合考量医疗服务价格、药品目录调整、集采降价及待遇匹配度等,以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规范医疗行为,实现医疗费用的合理增长。同时,居民医保待遇的快速提升也给基金带来了额外压力,部分待遇已超出“保基本”的范畴。

为缓解缴费“痛感”,政策强调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优化大病保险和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具体措施包括稳定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70%左右,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以及扩大居民医保个人账户的家庭共济使用范围,增强参保人员的实际获益感。这些措施旨在增强医保制度吸引力,确保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医保带来的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