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解决老百姓“家门口”噪声问题,2023年投诉超570万件

2023年,全国范围内关于噪声的投诉举报总量达到了约570.6万件,相比前一年增长了120.3万件。这一数据来自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以及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综合统计。在所有环境污染投诉中,噪声扰民问题占比最高,达61.3%。这反映出噪声污染已成为民众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面对这一现状,生态环境部正致力于解决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噪声问题,以实际行动响应公众关切,保障民众的声环境权益,增强人们对宁静生活环境的满意度。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亟待克服的难题之一。

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该公园曾因噪音问题严重而被戏称为“世界最吵公园”。为改变这一状况,成都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管理公约与办法,限制高音量音响使用,合理规划活动团队及空间,安装智能控制系统调节音量,最终使公园恢复了宁静与美丽。

全国多地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噪声污染,如江苏省镇江市在保障施工进度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有效控制了工地噪音;山东省潍坊市则解决了困扰多个小区的工业企业噪音问题,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在政策层面,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噪声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与措施,推动地方政府明确各类噪声的管理职责,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定工作。此外,通过自动化噪声监测、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等创新手段,监管效率得到提升。对于典型投诉案件,生态环境部实施重点督办,已惠及数万民众,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督办机制。

社会共治模式的探索同样取得成效,宁静小区的创建、绿色护考行动以及“静音车厢”的推广,都为改善声环境质量做出了贡献。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向好趋势,功能区昼夜间噪声水平达标率有所提高。未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推进噪声污染治理体系的完善,确保更多城市的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完成,并深化宁静小区建设等举措,以期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宁静环境的满意程度。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