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留在非洲的中国谷子 播种希望 改变命运

一粒留在非洲的中国谷子

章彦俊,一名来自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干部,自小成长于农民家庭,深知耕作之艰辛。2013年,47岁的他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与对农业的执着,携带40余种精心挑选的谷子品种,踏上了前往尼日利亚的旅程,未曾料到这一去,便是九年的援非种谷生涯。

一粒留在非洲的中国谷子

他所带的“张杂谷”系列,源自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其耐旱、高产、抗病特性,在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然而,在尼日利亚凯比州瓦瑞镇的贫瘠土地上,章彦俊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活设施的匮乏以及文化语言的隔阂。尽管如此,他坚持每日田间劳作,记录数据,旨在筛选出适应当地环境的谷物品种,同时普及现代农业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一粒留在非洲的中国谷子 播种希望 改变命运

面对种植推广的难题,章彦俊采取了免费发放小米和种子的策略,并亲自教学种植与食用方法,逐渐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在尼日利亚的四年间,他不仅优化了当地种植结构,还成功筛选出高产谷物品种,亩产大幅提升,被誉为“救命的黄金”。

随后,章彦俊的足迹延伸到了埃塞俄比亚与布基纳法索,每一次援非之旅都伴随着中国谷子的广泛传播与显著增产。在布基纳法索,他的团队实施“谷子+豆子”套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直接改善了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如农户伊利沙因种植谷子良种而经济状况大为好转。

如今,中国谷子已在非洲十多个国家扎根,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典范。中国已派遣数百名农业专家赴非,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惠及百万非洲农民。章彦俊虽已退休,但心中仍牵挂着非洲那片因中国谷子而改变的土地,梦想着再次踏上旅程,见证更多金黄的希望在非洲大地绽放。一粒留在非洲的中国谷子!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