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完成东北三省首例ASQ电极左室主动电极植入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3日电(田为 曹玥 曹威)近日,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带领电生理团队李述峰主任医师、曹威副主任医师、李宁副主任医师等人成功完成东北首例主动固定左室四极电极导线(ASQ电极)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应用。该电极不仅可以选择性的植入起搏靶血管位置,提高患者反应率,同时也极大降低了电极脱位率。这一技术成功应用标志着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对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进入了主动固定时代,开启心衰患者治疗的新篇章。

  54岁的刘先生(化姓),在四年前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II级(NYHA分级),他一直饱受心衰疾病的困扰,并且因为心衰发生室颤进行过抢救,药物优化治疗仍无改善。来到哈医大二院后经过全面检查发现,心电图为室内阻滞(QRS波宽度182ms,正常人正常值在120ms以下),超声心功提示EF31%(正常值为52-77%),左室舒张末径达到了60.4mm,心脏显著增大。经过临床评估符合心脏再同步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适应证,考虑进行CRTD植入治疗。

李述峰主任医师和李宁副主任医师实施手术

  术中,造影显示患者血管笔直且粗大,这使得传统左室电极放置脱位的风险明显增高,且很难固定到希望放置到的位置,加大手术时间,增加术后风险。经李述峰主任医师和曹威副主任医师现场评估,团队决定使用新型主动固定四极左室电级导线(ASQ),术中植入非常顺利,左室电极植入用时11分钟就完成了植入,通过牵拉和推动实验,电极稳定性很好,各项参数正常,达到了植入的目的。

曹威副主任医师实施手术

  如果按照传统CRTD的植入,只需再放置两根普通电极,手术已经完成,手术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但为了追求更好的预后,李述峰教授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生理性起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QRS明显缩短,QRS波时限缩窄到113ms,各项参数良好。

  据悉,生理性起搏技术是近几年心血管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能够改善CRTD适应证患者的心脏电路传导,纠正心脏电路中的传导阻滞位点,进而改善心功能,该技术大大提高了CRTD患者植入后的反应率。

植入CRTD后的影像

  李述峰教授介绍,传统左室电极均是被动固定到血管上,对于血管的弯度、粗细、长度等均有要求,需要依赖血管的形态以及电极的形状固定到血管之上,这次植入的左室主动四极电极采用侧螺旋固定模式,通过螺旋固定到血管上面,从而使得电极固定更为牢固,同时可以固定到希望植入的位置,证据表明其脱位率较传统四极降低80%,同时成功率提高到96.8%。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去年11月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生理性起搏结合左室四极电极的术式,目前已经开展18例,后期随访患者预后很好,反应率均优于传统CRTD植入,特别对于传统CRTD很难纠正的患者。该术式结合了两项优秀技术的优点,改善左室血流动力学,提高心脏再同步疗效,提高CRT反应率,此次术式有了左室主动固定电极的加入,使得术中可以为患者选择更好的起搏位点,给予患者更好的预后。

  于波教授强调,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衰的发病率及患病人数不断增高。心衰的五年存活率低于50%,心力衰竭及心脏性猝死是心衰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是针对伴有电失同步的收缩功能减低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的器械疗法。本次手术的完成是东三省首台集成多项手术技术于一体的CRTD手术,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体验,这项创新技术和疗法的推广和普及,将给更多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完)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